2016▕ 車上的香港風景



我對香港的初次印象是1997年的家庭旅行,正好是回歸那一年。不過當時年紀還小的我對於中港英之間的糾葛過往一無所知,那次的旅行我只記得白天搭乘渡輪橫越海面的興奮感,其他的回憶就被封印在印著香港夜景的地鐵票中(那時地鐵票還可以收藏),所以這次的旅行對我來說是嶄新的第一次!


聽起來有點瘋狂,我在2月底就買了台灣飛往香港中秋連假的機票,幾個月後我幾度查詢中秋連假的機票價格,看到價錢一直上漲不禁有種討人厭的成就感XD

去香港前,我的TO DO LIST除了攝影外,必做的事情就是搭雙層巴士與電車。台灣目前看不到雙層巴士,雖然未來北高兩市預計推出,但也是作為觀光用途,而非如香港那樣作為一般大眾的交通工具。我和朋友到住宿的青年旅館check in擺脫沈重的行李後,就愉快地跳上巴士,展開深水埗周遭的探索之旅。
DSC_2925_00024
上車刷卡後,我興奮地衝向二樓第一排的座位,第一排有4個座位,坐擁180度的視野,可說是整台巴士最精華的位置。坐在上層俯瞰街道的感覺很新鮮,觀察世界的角度瞬間改變,彷彿坐在戲院正中央觀看一場播放中的電影。兩旁林立樓房將狹窄道路包夾,路人沿著人行道走成兩條平行的彩帶,每次遇到紅燈時行人跨越斑馬線,彩帶便從直向轉為橫向,我很喜歡拍這種畫面,讓我聯想到披頭四在Abbey road拍下的經典照片。上次去英國時我跟朋友特地去朝聖,只是Abbey road那條小馬路並沒有紅綠燈,只能趁沒車的時候跑到正中央快速按幾下快門,比起香港的馬路刺激得多。

儘管香港路窄車又多,但顯然駕駛們絲毫不受影響,不時以媲美台北的車速咻地掠過路面,我不禁有些佩服他們的技術。
DSC_3092_00020
我輪替使用標準焦段與長鏡頭捕捉畫面,用長鏡頭拍攝的好處就是不必顧慮他人眼光,能拍下被攝者最自然的一面。很久以前我看過一個很有韻味的系列作品,有位香港攝影師站在定點長期用長焦鏡拍巴士各色乘客,與坐在車裡往外偷拍路人的我相反。不知道他現在還有沒有繼續這個創作?如果我們交錯而過,在同一時間舉起相機拍下對方身影一定非常有趣。


 DSC_3253_00114-2
「叮!叮!」走在香港島經常聽到路面電車進站時發出清脆的金屬聲,在車水馬龍的繁雜街區顯得特別突出。叮叮車本身便是香港市容的一部份,從1904年開始運行,已有超過百歲的歷史。歷經物換星移、電車設計更新,不變的是那迴響在東區筲箕灣及西區堅尼地城間的叮叮聲。現在的電車依舊保留古典英國雙層巴士的設計,車身貼上色彩鮮豔的廣告,從容不迫地載運乘客。汽車紛紛從電車旁呼嘯而過,但它自有一種優雅,彷彿被拋在後頭的是周遭的城市。
DSC_3260_00119
比起巴士,電車留下的時間痕跡更深刻,不光是112年的歲月沉積,乘客來來去去——特別是當地人——更為它增添生命。乘客有老有少、有當地人與觀光客,或是從異鄉來此為生活打拼的外國人。我在車上聽過廣東話、英語、菲律賓話與其他我不確定是哪國的語言;數次看到披著頭巾的伊斯蘭教婦女,或是身著傳統服飾的印度人。空間不大的車廂滿載各色人士,在各國語言交雜的談話聲中將我們送往目的地。
DSC_3262_00120 DSC_3263_00121-2
DSC_3272_-2_-3_fused
中環舊最高法院那一區很適合拍攝電車

想要貼近香港日常生活,並以緩慢步調探索港島,電車絕對是最佳選擇。上車時刷八達通,成人HK$2.3就可以不限站數搭乘,對背包客而言也是省錢的交通工具。行程第二天我跟朋友瘋狂搭電車在港島來回東西區,讓我對這個交通工具已經相當熟悉。在走完龍脊步道與路上認識的香港女孩分別後,我拖著滿身疲累在銅鑼灣隨便跳上一台電車,打算搭到中環一帶逛逛當地的小巷街弄,根據我的觀察,幾乎每條路線都會經過中環。

我走到上層坐下,呈現半放空狀態望著窗外緩慢流經的風景,電車搖搖晃晃地駛離銅鑼灣的大路,繞進相較之下沒這麼熱鬧的地區,沿路的風景我昨天都沒看過。搭了一段時間後,我開啟手機用GPS定位觀察我究竟身在何處,意外(其實不意外)發現我搭到跑馬地線,恰好就是沒有經過中環的路線。我為我的方向感與運氣在心中默默嘆了一口氣,盤算著搭到終點站換車,並拿出相機沿路捕捉畫面。電車停下,僅剩的乘客紛紛下車,我與其他觀光客都不確定電車是否會再行駛,有位年輕人看到我們臉上疑惑的表情,好心解釋這裡是終點站,我才跟著最後幾位乘客下車。
DSC_4024_00121
跑馬地線沿路 
雖然說多花了2.3元略為美中不足,不過我就當作旅途中意外的風景(迷路的好聽說法)。我的八達通只剩下不到7元,我找了家便利商店買了一瓶飲料兼儲值,卻遇到整趟香港行中服務態度最差的店員。那是一位歐吉桑,他臭臉跟我說便利商店只能儲值港幣50元,在我掏錢(大概花了幾秒鐘)時不耐煩地用手指敲著櫃臺,眼神飄移。當下我雖然不大開心,但行前看了許多關於香港服務業特色的分享文,來港前我已經做好心理建設,隨時準備面對臭臉丟菜單罵客人的服務生,沒想到整趟旅程中都沒遇到態度不好的店員,讓我跟朋友心花怒放,這位歐吉桑反而讓我有種「啊,我體驗過香港服務業特色」的踏實感,想想也就覺得釋懷了,而且這本來就是不值得煩心的事情。

我走到對向車站,這次有小心確認是往中環的西向電車才上車,當我在中環下車後,由於迷路拖延時間加上身體的勞累,晚上還要爬山拍夜景,我決定放棄街弄小巷冒險之旅,搭地鐵回深水埗。

連續兩天聽了無數次的叮叮聲、從東區搭到西區數次,我對電車除了著迷,更萌生一種親切感。搭了幾次後,我似乎能稍稍擺脫觀光客無法融入當地的陌生氣息,跟隨電車的節奏與同車的乘客晃進香港的日常,踏入百年來不斷重複的時間軌道。
DSC_3313_00154
DSC_3320_00158
DSC_4034-編輯-編輯
DSC_4025_00122-2
DSC_4030-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